編者按:資本大佬下鄉務農成為時尚,包括褚時健、柳傳志、丁磊、潘石屹等人都在近幾年公開宣布投身農業。名人的加入讓這些產品頓時變得“高端、大氣、上檔次”起來,其中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價格高。
褚橙:褚時健把橙子種成新農業標本
在2012年至2013年的財經名人里,褚時健絕對是個“逆襲”的代名詞。這個在云南哀牢山十年種橙的老人,靠著一棵棵橙樹,完成了自己人生的涅磐,實現了從“煙王”到“橙王”的華麗轉身。
在《證券日報》財經人物版設立之初,我們選擇了以褚時健為開篇人物,而在2013年最后一期財經人物中,我們再度選擇將財經人物對準褚時健,是因為這一年,這個把橙子種成了新農業標本的人,已經影響了太多的人重新審視農業,這個傳統的不能再傳統的行業。
褚橙之后,柳傳志帶領柳桃,潘石屹帶領著潘蘋果出現在了公眾面前,這個傳統的種植業,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知名企業家的鐘愛。
十年磨一顆橙子
2012年前后,昔日的煙王褚時健再度出現在公眾的眼中,這次他頭頂著的,是“橙王”的桂冠。這個一生跌宕起伏的老人,在75歲時毅然決定承包荒山種橙子。
從種植上,為了保證果子的質量,褚時健啟用了標準化管理,不僅嚴格要求每棵果樹上掛果的數量,還從肥料下手,調節橙子的口感。這種標準化的運作為產品的品質恒定提供了保障,吃過褚橙的人,無不為之折服。
從管理上,褚時健奉行按商業規律辦事的準則,在最近一次接受媒體采訪時,褚時健說道,“人的積極性,不要名不要利是假話,不過很多人想著一夜暴富,老話講得好,好事多磨,不能浮躁,事情才能做好。過去十年,多數人沒有錢。沒有資本,創業就只能腳踏實地,比如我們現在搞農業,很難,這種規模化的農業種植,遇到產量過剩你就完蛋了,就更要按著商業的規律來辦事”。
當種種因素累積之后,成功就是必然。種橙十年之后,褚時健為自己掙來了億元身家,完成了從“煙王”到“橙王”的華麗轉身。現在,由于褚橙的叫法太有名,以至于橙子原來的名稱反不為人知。
是農業更是商業
事實上,在2012年前后,褚時健的橙子就已經不愁銷路了。但是,隨著果樹進入盛果期,這種單一品種、短時間集中上市的產品讓他開始思考更多的出路。
農產品對于自然有著其它產品無法比擬的依賴性,因此,褚時健需要考慮規避風險的方法,而產量的增加,考驗著市場運作能力,市場運作能力,又反過來要考驗產量與果品質量。
打造出一個品牌,卻是季節性產品,在非上市季節,只能面臨著無貨可售的狀況豈不是有些悲哀?在這一點上,柳傳志帶領的佳沃農業采取了全球并購規避風險的辦法,而褚時健則想到了異地種植和換季品種,希望這兩個方法可以成為在種植環節上規避風險的兩條主要路徑。
在去年10月,新褚橙生產基地就已經開始動工:新基地地址位于永勝縣金沙江河谷地帶,那是一個光照比哀牢山更充足的地方。這意味著未來麗江出產的冰糖橙顏色要更黃一些,糖含量更高。褚時健說,未來5年,橙子的產量將達到3萬噸。據悉,新基地前幾個月已經種植了果苗,預計4年后開始掛果。此外,除了目前在11月采摘的冰糖橙之后,金泰果品還引進了溫州蜜柑等幾個新柑橘品種,將掛果期錯開來延長售賣期。
此外,褚時健還決定引入精深加工生產線,以推出果汁產品。媒體報道稱,橙氏果汁的準備工作已然開始進行。選擇進軍果汁領域,一個最簡單的理由就是分散風險。有媒體在報道中提及,僅僅在開始采果的第三天,每天的采摘量達到了400噸-500噸,發出去的大約有300噸,這就意味著還有近200噸的果子等待流向市場,而一旦終端發生意外,就需要金泰果品自身的能力來消化,這是目前擺在金泰果品面前最現實的問題。此外,一些個頭較小或者是表皮并不光滑的果子,在市場上并不受歡迎,相反,他們都可以成為果汁加工的原料。
柳桃:柳傳志全球布局“農業王國”
褚時健的“褚橙”紅遍大江南北,各界大佬們似乎都分外眼紅,紛紛開始“私人訂制”屬于自己的水果。賣房子的潘石屹開始賣“潘蘋果”,賣電腦的柳傳志開始賣“柳桃”。
雖然柳傳志已經辭去了聯想集團董事長等職位,但年近七十的柳傳志并沒有徹底退休,仍舊神采奕奕,開始四處兜售“柳桃”,“土豪”范十足地在全球布局他的“農業王國”。柳傳志把現代農業看成是聯想控股多元化戰略中最重要的一環。
目前,柳傳志已經開始在南美種植車厘子、大櫻桃、牛油果等水果,如此看來,一年四季都在市場上提供各式各樣“高大上”的水果已不再遙遠,柳櫻桃、柳荔枝、柳厘子在不遠的未來恐怕也將面世。不得不說,“柳桃”開啟了柳傳志的新征程。
“柳桃”開啟新征程
聯想控股集團公司董事長柳傳志繼今年5月份開始賣藍莓之后,在今年冬天又開始推銷起其獼猴桃來,并被冠以“柳桃”的稱號。而柳傳志對這個名字似乎也頗為享受,還說能與“褚橙”排在一起很榮幸。
2013年5月,柳傳志和聯想控股副總裁陳紹鵬還專門到云南拜訪了褚時健,可以說拜師學藝。
盡管在2011年、2012年先后辭去了聯想集團董事長、聯想控股總裁等職位,但柳傳志并沒有徹底退休,他目前依然是聯想控股董事長、執行委員會主席。
如今,柳傳志把現代農業看成是聯想控股多元化戰略中最重要的一環。而從“柳桃”開始,柳傳志也將踏入新的征程。
說起“柳桃”,年近七十的柳傳志常常是滔滔不絕,恐怕其當初賣聯想電腦都沒有這么賣力。
據柳傳志介紹,“柳桃”是黃色的,不光顏色和普通的獼猴桃不一樣,吃上去口感和其它的桃也有點兒不一樣。而對于選擇這種獼猴桃的理由的時候,則是因為特別欣賞獼猴桃,柳傳志認為獼猴桃高端、營養豐富,據說有人吃完了以后白頭發就可以變黑,沒頭發就可以變有頭發。
名人加水果的模式讓“柳桃”也很暢銷,今年第一年賣,也創造了較好的銷量。但不管是“褚橙”還是“柳桃”,經名人之手種出來的水果,也立刻變得“高大上”起來。
而“高大上”的產品價格也必然不菲。5公斤“褚橙”網絡售價達128元,3公斤“柳桃”價格達168元,3公斤潘蘋果價格達88元。
柳傳志認為,在食品安全備受關注的當下,中國有很大一部分人愿意溢價吃到安全食品,這就是現代農業很大的盈利空間。
“土豪式”布局“農業王國”
柳傳志進軍農業可謂“土豪”范十足。
2010年聯想控股選擇進軍農業,為了節省時間,聯想控股開始以并購為主,并購了青島沃林藍莓果業有限公司,是中國最大的藍莓全產業鏈企業,隨后又并購了四川中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,后者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獼猴桃品種。
截至目前,聯想控股在藍莓和獼猴桃兩個項目上的投資已超過10億元。
“農業是聯想控股長期投資的項目。以后如果有好的水果項目,我們還會跟進。未來5年還將投資20億元至30億元。”柳傳志稱。
以柳傳志為首的聯想農業并不是一般的傳統農業經營者,從布局農業開始就是全球化視野,除了國內,還在南半球尋找合作伙伴,試圖全年在市場上都能夠提供水果。
目前,聯想已經進入南美的智利等國家,發揮當地氣候、土地資源優勢和農業技術優勢種植車厘子、大櫻桃、牛油果等水果。這意味著,不論在什么季節,你想吃什么水果,都可以在柳傳志那找到中意的一款。柳櫻桃、柳荔枝、柳枇杷等等應有盡有,不得不說,這才是土豪的節奏。
柳傳志在總結他的農業經時表示,全球化視野,就是綜合利用國內外好的農業技術、品種、管理等,實現投資者與當地農場優勢互補,這也是聯想走出國門的原因。
潘蘋果:潘石屹“賣房子式”賣蘋果
地產圈里提到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,最起碼有兩個關鍵詞是不可避開的:“營銷大師”和“潘十億”。原因很簡單,把“土豆”賣成“黃金”價是潘石屹的拿手好戲。
而臨近年底,在各種節日接踵而至之際,潘石屹不再嘮叨他的銀河SOHO,反而在銀河SOHO支起了長桌案,擺上各種顏色的“潘蘋果”。
此“蘋果”非喬布斯的彼“蘋果”,而是吃的蘋果。正如潘石屹調侃道:“聽說我代言蘋果,他(任志強(微博))很嫉妒。他要代言小米,吃的那種小米。”
不過,不管15元錢一斤的售價能否在市場上走俏,潘石屹為“潘蘋果”吆喝的確實很賣力,不僅身體力行地自己食用,更是不遺余力地微博宣傳。拍視頻,發微博,免費提供賣蘋果的實體店,可謂忙得不亦樂乎。
“賣房子式”賣蘋果
事實上,商界名人加水果的營銷模式,潘石屹只是追隨者。在“潘蘋果”問世之前,兩位中國財經界地位頗高的掌門人早已涉足,且已經有風生水起之勢。曾經的“中國煙王”褚時健在2011年就推出了以自己姓氏命名的褚橙(橙子);2013年,聯想掌門人柳傳志緊隨其后,推出了“柳桃”(獼猴桃)。
據記者了解,5公斤“褚橙”網絡售價為128元,3公斤“柳桃”價格168元,3公斤“潘蘋果”售價為88元。由此算來,“潘蘋果”一斤售價約15元,以盒裝12粒“潘蘋果”大小衡量,一個大概賣到7元錢。
顯然,這些水果的售價是普通同類產品價格的數倍以上,這被業內解讀為潘石屹在用賣房子的方式賣蘋果。原因很簡單,眾多周知,潘石屹最擅長的就是提升利潤空間,其如此幫家鄉人賣蘋果,可謂營銷大師的本色代言。
略有不同的是,潘石屹家鄉的蘋果年產量達2萬斤,倘若都變身“潘蘋果”,能否被市場真正認可,是否能夠猶如“褚橙”一樣脫銷,能否走得更遠,這些尚有待觀察。
僅就目前來說,《證券日報》記者從本來生活網的網評獲悉,“潘蘋果”已經有消費者開始追捧,對這種被稱為“家鄉的味道”的天水花牛蘋果的滿意度超過了80%。
“不收一分錢”代言
事實上,“褚橙”、“柳桃”、“潘蘋果”引發熱議,一方面是商界名人搭線水果惹人關注,另一方面則是背后有著別樣的故事。“潘蘋果”也不外如是。
據《證券日報》記者現場觀察獲悉,潘石屹正式成為天水蘋果公益代言人之際,他在銀河SOHO支起長桌案,擺上各種顏色的蘋果,而不是搬上樓盤沙盤,邀地產界財經人士坐而論道,大有果香沖散“銅臭”之勢。
彼時,潘石屹滿面笑容地就坐前排,旁若無人地咬著“潘蘋果”。隨后,潘石屹表示:“每年回老家,看到我的童年的小伙伴們都在種蘋果。蘋果已經成為他們收入的主要來源。我愿為家鄉的花牛蘋果盡力,幫助推銷他們種的蘋果,讓他們收入更多、生活更好。”
而更為有意思的是,潘石屹特地為銷售“潘蘋果”拍了一段家鄉的視頻,視頻中提到與他同齡的小學同桌,現在正在種蘋果。潘石屹感慨道,“恍惚之間,我覺得我們的角色互換了,只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沒有把我留在大山里種蘋果”。
而這“萬分之一”的可能成就了今天的潘石屹之后,他家鄉的政府領導多次找到他,說服潘石屹代言天水蘋果。最終,潘石屹接受了。
潘石屹強調,代言家鄉蘋果分文不取,今后還將為“潘蘋果”把質量關,“無論蘋果個是大是小,變成 潘蘋果 一定要沒有農藥殘留。”同時,潘石屹期望,力爭將蘋果升級為“潘蘋果”之后,讓家鄉的蘋果不再難賣。
值得一提的是,潘石屹寄予“潘蘋果”的愿景能否實現暫且不論,商界大佬頻繁搭線農業的動作,或許確實能在某種程度上加快促進農業金融化的進程。
本文來源:證券日報-資本證券網